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一种环保、高效益的水产模式。它不受水质环境、天气等外在因素的影响,同时可以集约化经营。国外早已完成水产行业的工业化进程。而在国内,因为各种原因而发展滞后。根据广大客户的反馈,我们深感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推广任重道远。究其原因,可以归纳为以下同点:
一、前期投资成本高企。
循环水养殖前期的投资包括土地租赁、土建与大棚、设备采购、输电线路、甚至道路铺设等。因为水产养殖场大都建立在远离城市的区域,因此,各种物资的运转都比较麻烦。且如土地等资源等,可能要一次性大额支出。在沿海想就近建设大棚的,需要特殊的钢结构大棚来预防台风危害,成本相应较高。北方的大棚也要考虑到保温的问题。因此,没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,在建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场的前期一定要充分论证、合理预算。
另外全套的循环水设备的成本也不低。当然,在沙漠中用循环水养殖海水鱼也是可以的,但无非是成本的问题。如果没有廉价的热源或水源,仅加热及换水的成本就不支持养殖场盈利。因地制宜地利用现场的水源或热源,是降低循环水养殖长期运营成本的关键所在。所以,目前鲜少有内陆循环水养殖的全套系统。这也是行业内缺乏全套样板的原因。
二、系统能耗太高。
除了前期投入过大外,运营成本中,大部分成本都来自于系统运行的能耗。如在北方一些地区,如果没有就近的廉价热源,单纯用水产养殖热泵,耗电量都不是一个小数目。热泵的工作时间不一定是24小时的,它只是使养殖水体的温度保持在设定的温度。如果厂房的保温措施做不到位,则热量散发得快,热泵的用电量就会增加。反之则可以节省相当一部分电费。因此,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场在选址时,靠近一些热源企业如化肥厂、发电厂是较佳选择。